在伊以冲突持续12天后,特朗普显现出放宽对伊朗制裁、向中国示好的迹象。
尽管如此,自他上任以来,在处理对华事务上已多次犯错。尽管他频繁谈论中国,但对中国缺乏深入了解,原因何在?
在伊朗与以色列的停火协议生效后,特朗普发表了引人深思的言论。他提出“中国可以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但希望中国能考虑增加对美国石油的购买”。
关于这一言论,有人认为特朗普可能不再将“进口伊朗石油”作为制裁中国企业的借口。同时,也有人指出,特朗普自上台以来犯下的最大错误,可能就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在中美关税战中,尽管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反击措施,特朗普仍坚称“中国正在崩溃”,
首先,互联网、移动设备和众多应用程序的飞速发展导致全球网民数量激增,这降低了参与“政治讨论”的门槛。随着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兴起,全民表达意见的时代已经到来,催生了众多“关键意见领袖”(KOL),特朗普便是其中之一。
在掌握国家权力后,特朗普的执政基础建立在“粉丝”的支持上,这与传统政治人物的做法大相径庭。
对特朗普来说,他只关注如何让美国取得“压倒性胜利”,甚至不惜夸大事实,只要能让支持者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即可。至于中国的实际实力,他并不关心。
其次,美国政坛长期对中国持有偏见。他们不相信中国人能通过自身努力研发出隐形战机、航母、高铁、光伏、AI模型等尖端产品,持续诋毁和污蔑中国“窃取了美国的技术”。
此外,这些美国政客对中国科技崛起的长期性缺乏认识,不了解在众多热门领域和产业中,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甚至在许多方面超过了美国。
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在任职期间遍访我国各地,亲身感受了我国的高科技产品,并目睹了大量技术人才,从而深刻认识到美国政界对我国的偏见之深。
鉴于此,即便特朗普身边有自称“知华派”的官员,他们也难以为他制定出合理的对华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3日,我国将庆祝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届时将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认将出席。
相比之下,特朗普曾举行美国大阅兵,但结果让他极度失望,甚至召见国防部长马蒂斯进行斥责。
在中美领导人通话中,我国向特朗普发出了访华邀请。不知他是否会接受邀请出席胜利日阅兵。或许在目睹阅兵的壮观场面后,特朗普会意识到自己在对华事务上所犯的错误是多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