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六月的桂北山区,灌阳县二中毕业生刘燕手挑扁担的影像,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吸引了公众的目光。照片中,她肩上的扁担两端挂着被褥和旧书,这在当地农村是常见的景象,但在网络传播中却演变成了一场奇异的剧情:有人宣称她以728分成为省状元,甚至有企业提出200万的签约金,还有传言称武汉大学校长将亲自特招她。然而,直到6月25日高考分数揭晓——536分,超出广西历史类本科线134分,这场喧嚣的谣言才逐渐归于平静。
班主任陈老师对于谣言仍然感到十分愤怒:“她只是个勤奋好学的普通学生,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偏上,怎么可能成为‘状元’呢?”实际上,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刘燕就已经在县城的餐厅里打工,清洗餐具时手腕被热水烫出了红印。她每小时12元的工资都小心翼翼地记录在她的随身笔记本上。当有网友提出捐款时,她在回复中写道:“山里的老人和孩子更需要帮助。”
灌阳二中近三年来高考成绩超过500分的学生为数不多。监控录像中,离校当天,一名男生用扁担搬运着行李箱,女生则用晾衣杆背负着被褥,但镜头特别捕捉到了刘燕的身影。她的英语课本边缘已经磨损发白,书皮多次用透明胶带修补;有一次晨读时,她因发烧而晕倒,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询问老师是否可以补考单元测验。在填报志愿时,她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师范类院校:“我的初中班主任常说外面的世界很广阔,但我更想回到家乡教书,让山里的孩子们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这位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女孩,在高中时期每天清晨5点便起床背诵单词,为了减少开支,她常常将午餐省作晚餐。她的学习方法看似简单直接,她的错题本甚至比课本还要厚。陈老师指着办公室墙上贴着的作息表说:“其他孩子都利用手机查找资料,而她却坚持用一本旧词典,深夜还在查阅。”关于她在网络上爆红的“200万签约”和“名校特招”传闻,刘燕直到在打工时才从顾客口中得知,她只是淡淡一笑:“能考上师范院校,将来能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就足够了。”
随着舞台灯光渐暗,刘燕依旧在餐馆里辛勤工作,积攒学费。那些一度被误解为“寒门逆袭”的标签,在她的行李担子中,不过是山区孩子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她在作文中所描述:“山路上每一条车辙都通往不同的远方,然而坚持不懈地前行的人,终将抵达心中的目的地。”这场由一张照片引发的网上热议,最终成为对现实的深刻注解——相较于虚构的“状元传奇”,那个低头清洗餐具、抬头仰望讲台的少女,才是生活中最质朴、最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