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者关国兴:教育桥梁连接两国,泰国年轻人对“酷”中国情有独钟

 

成都7月5日电,记者贺劭清报道——在学生暑假即将开始之际,成都大学的泰国华裔学者关国兴正筹备一项新任务,即访问泰国南部多所高校,以促进中泰之间的教育交流。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关国兴指出,自中泰友谊的“金色5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泰国人被“酷”的中国所吸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成为了“泰国朋友”。在他看来,教育是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亲近的基石之一。

图片[1]-泰国学者关国兴:教育桥梁连接两国,泰国年轻人对“酷”中国情有独钟-哈撒资源分享网

关国兴,被誉为泰国人心中的“成都先生”,也是成都大学深受学生喜爱的泰国教师之一。他将曼谷和成都都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泰语言教育合作的他,荣获了包括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泰国国王授予的“最令人钦佩特别贡献奖”以及诗琳通勋章在内的多项荣誉。

关国兴回忆起自己与中国的渊源,不禁感慨万分。尽管他出生在泰国,成长在泰国,但对中国最初的认知源于童年时广东祖父母所说的难以理解的“中国话”,以及每次经过曼谷唐人街时心中那种莫名的亲切感。

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在高二那年,关国兴开始了自学中文的旅程。“最初学习中文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却未曾想到,它点燃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关国兴回忆说。当时,泰国中文培训学校稀缺,高昂的家教费用让他只能在家对着镜子苦练发音,并通过绘画来学习书写汉字。

20世纪90年代初,凭借卓越的中文能力,关国兴成为了泰国国家旅游局导游协会的顾问。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走遍了中国的山川湖海,并将成都金沙太阳神鸟翻译成泰语“Nok Su RI Ya”,这个译名在泰国至今仍被使用。

关国兴指出,中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了众多泰国游客,而许多中国游客也将泰国视为他们的首次出国旅行目的地。旅游让全球游客发现了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时尚和“酷”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这种中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催生了两国对语言人才的大量需求。

2006年,关国兴与成都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了短期泰语班、泰语培训班以及泰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课程。两年后,成都大学成立了四川省首个泰语专业。随着“中文热”在全球的升温,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文教学。部分泰国学校甚至将中文纳入必修课程,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选择来中国深造。

图片[2]-泰国学者关国兴:教育桥梁连接两国,泰国年轻人对“酷”中国情有独钟-哈撒资源分享网

2024年10月15日,关国兴荣获了泰国诗琳通公主所授予的“诗琳通勋章”。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国兴,一位温文尔雅且随和的人,谈及成都大学的泰语专业学生时,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他指出,自每年9月之后,随着泰国游客来华旅游的高峰期来临,掌握泰语的学生们往往在毕业前就被提前预订。这些学生在过去十年中,有的在泰国创立了企业,有的成为了中文教师,还有的在中泰高铁项目中担任翻译。这些语言种子在中泰友好的交流土壤中茁壮成长,形成了茂密的森林。

根据数据统计,自中泰建交50年以来,两国在经贸投资、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连续12年成为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市场、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和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

关国兴感慨地说:“泰中之间的友好交流始终是双向的。泰国华裔的亲情电影《姥姥的外孙》深受中国年轻人的喜爱,而泰国的中国奶茶店前总是人潮涌动。”他认为,直航的便利、高效的出入境政策以及日益增长的语言人才为中泰交流合作提供了无数亮点,使得两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

在关国兴眼中,中泰两国在“万家灯火”的照耀下,不断涌现新的发展机遇。数字经济、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合作需要更多了解两国语言和文化的人才。这也是他每年暑假放弃休假,致力于两国教育合作的原因。“学生们学习彼此的语言和文化,不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是为了寻找更美好的未来——一个泰中共同前进的未来。”(全文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