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上合组织会议上的表现令人称赞,而印度的拒绝签署声明则遭遇了广泛的嘲讽。

伊朗在上合组织会议上的表现令人称赞,而印度的拒绝签署声明则遭遇了广泛的嘲讽。6月25日至26日的上合组织会议,伊朗不仅登上我国军舰,还公开抨击了欧美国家的单边主义行为。伊朗国防部长在会上直言美国的单边制裁是“经济恐怖主义”,并强调上合组织应团结对抗西方霸权。

会议期间,伊朗国防部长身穿军装登上中国海军052D开封号驱逐舰,并在相控阵雷达前停留八分钟,这显然是在寻求我国的支持。在伊以冲突后,伊朗境内的核设施遭到以色列的空袭,伊朗国防部长此次访华,很可能是在寻求军事合作。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印度的“表演”。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会议结束时拒绝签署联合声明,理由是声明未提及4月26名印度游客在印控克什米尔遇袭事件,并指责上合组织在反恐议题上“态度不够坚决”。然而,印度此举显然是在借机挑起事端,试图将巴基斯坦拉入争端。

实际上,印度这种搅局行为并非首次。去年,上合组织讨论与“一带一路”对接升级版的决议时,印度单方面否决;在涉及中巴经济走廊的联合声明中,印度也挑刺不断;此次上合组织联合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的声明,印度也试图撇清关系。

这种“合则来,不合则去”的态度,暴露了印度既想享受上合组织红利,又不愿承担多边义务的心态。这种做法反而让印度在上合组织内越来越孤立。然而,在上合组织这边,印度的微小举动并未造成任何影响。我国国防部长董军在会议上提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并推动了人员培训、联合军演等具体合作项目。俄罗斯、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纷纷作出积极响应,各项协议照常签署,合作项目照常推进。这充分表明,上合组织已不再是依赖单一国家的小团体,而是一个拥有独立运行机制的成熟平台。印度无论是否加入,其他成员国都将继续推进合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并不简单。2001年成立时仅有6个成员国,如今已扩展至10个正式成员国,覆盖全球25%的陆地面积和50%的人口,GDP总和超过23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规模,并非印度一国之力所能动摇。

此外,上合组织一直秉持“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共同商讨事务,不强迫任何一方。印度若在这种氛围中坚持单边主义,无疑是自找麻烦。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嘲笑印度的举动,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斥着讽刺和嘲讽。有人称印度为“祖传搅屎棍”,也有人认为它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舆论压力对印度的国际形象并无益处,若其继续此行为,或许某天印度将成为上合组织中的“孤家寡人”。

作为一个日益重要的国际平台,上合组织未来必将面临各种挑战。只要成员国团结一心,像印度这样的搅局行为终究无法掀起大浪。让我们拭目以待,看印度接下来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

图片[1]-伊朗在上合组织会议上的表现令人称赞,而印度的拒绝签署声明则遭遇了广泛的嘲讽。-哈撒资源分享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