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消息,韩国总统李在明已决定不参加即将在荷兰海牙举办的北约峰会。在此之前,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曾连续三年参加北约峰会。本月中旬,李在明出席了在加拿大举行的第51届七国集团(G7)峰会,并与其他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晤,成功完成了外交首秀。遗憾的是,他未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牛晓萍表示,正如韩方所述,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可能引发突发情况,李在明政府成立时间不长,他们认为总统留在国内更有利于及时应对和部署。
李在明(资料图)
韩联社报道,韩国自2019年以来首次未参加北约峰会。韩国前总统尹锡悦与美国关系紧密,过去三年一直出席北约峰会。韩联社分析认为,这次北约峰会是李在明在7月8日之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的关键时机,但由于美国突袭伊朗核设施,情况发生了变化。总统室预测特朗普可能不会出席北约峰会,即便出席,经贸问题也可能不会被列入议程。
与此同时,日本外务省宣布,首相石破茂原计划访问荷兰海牙并出席北约峰会,但由于多方面考虑,已取消行程。日本广播协会表示,鉴于韩国总统不出席,日本也相应调整了计划。
日本和韩国并非北约成员国。2022年6月,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领导人首次受邀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
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和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原计划于7月1日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和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举行日美2+2会谈。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国要求日本将国防开支提高至3.5%后,日本取消了此次会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美国在军费和贸易上的强硬立场导致盟友间矛盾加剧。项昊宇认为,美国对盟友的强硬政策已削弱了同盟间的信任度。
石破茂(资料图)
在以色列近期对伊朗实施攻击之后,石破茂表达了对这一行为的坚决反对,认为其不可接受,并深感遗憾。日本方面对此行为表达了强烈的谴责。日本外务大臣岩屋毅强调,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并呼吁各方展现最大程度的克制。特朗普近期宣布美军对伊朗核设施进行空袭,石破茂对此表示了严重的关切。尽管日本是美国的主要盟友之一,石破茂并未公开支持美方的行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其关税政策引发了日本的担忧和反对,双方的相关谈判尚未达成任何成果。
即便抛开中东问题不谈,北约内部也正陷入激烈的争论之中。简而言之,特朗普一方面迫使盟友增加军费支出,另一方面却声称美国自身不必遵守5%的军费标准。这显然不是联盟规则,而是美国在进行单方面的勒索。不仅日本和韩国如此,欧盟内部也意识到了未来需要逐步减少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归根结底,各国都不愿意增加军费,让美国的军火商从中获利。北约原本期望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四个“印太台柱子”能在峰会中撑起场面,但最终这些国家都以各种理由缺席,仅剩新西兰总理孤军奋战。
北约峰会(资料图片)
显而易见,美国试图拉拢盟友并将北约势力扩展至亚太地区,其意图虽简单,但实施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缺乏资金、人力不足,且同盟国之间缺乏团结。欧洲国家虽然口头上表示同意,但实际上却拒绝增加预算;亚洲国家则直接以“临时有事”为由缺席。至于未来局势将如何发展,关键在于北约能否实现其“军费增长”的目标。然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看透了美国意图通过拉帮结派对抗中国的真实目的,并开始以各自的方式表达反对。简而言之,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