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外交活动频繁,一波又一波的访华代表团接连而至。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率领代表团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辛格自印巴空战以来的首次国际访问。
考虑到中印关系近两年的发展,印度此次的行为不禁让人感到感慨。
当其他国家的国防部长们参观中国海军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时,从中国方面的通报和视频中,唯独缺少了印度防长的身影。
辛格的外交沉默期
自加勒万河谷事件以来,边境局势日益紧张,印度的外交立场亦显得难以预测。
在此背景下,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的青岛之行显得格外突兀,似乎意在向中国传达一种“缓和”的迹象。
令人惊讶的是,在上合组织会议期间,伊朗、巴基斯坦等国的国防部长受邀登上052D型导弹驱逐舰进行参观,以体验中国军队的实力;
然而,在中方的报道和视频中,印度国防部长却未出现。
其他国防部长们已经登船,体验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然而印度防长的身影却未见踪影。
这难道是因为中国方面没有邀请印度防长,还是说中方的摄像机镜头有意避开了印度防长的镜头?
依据我国一贯的大国风范,这两点似乎都不太可能实现。
唯一的可能性,可能就是印度方面并未前来参观。
此推理并非无中生有,早前莫迪便因日程冲突缺席了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然而,众人皆知,他缺席的真正原因显而易见。
因此,此次印度国防部长未现身影,人们也自然明白了其中的缘由。
辛格的缺席并非仅仅是一个外交上的小疏忽,它实际上是印度在国际局势中立场微妙转变的一个体现。一方面,印度正努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它又难以彻底放弃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力求与多个全球大国保持复杂的多重联系。
印度的外交策略在本次会议中暴露出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印度试图展现其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另一方面,却又在公开场合中避免显得过于软弱。
辛格此次访问中国的关键目标之一,明显是为了解决印度当前最紧迫的问题——稀土资源的匮乏。
对印度来说,稀土不仅是支撑现代科技和军事工业的核心材料,同时也是推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近期,印度的多个产业,尤其是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的制造业,正面临因稀土资源匮乏而产生的生产难题。
尽管印度在稀土资源的蕴藏量上具有较大潜力,但由于其开采技术及资源管理上的不足,印度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
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占据着核心地位,这使得几乎所有依赖稀土资源的国家都显得力不从心。
印度汽车制造商及高科技行业已纷纷发出警报,强调若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增长将面临重大挑战。
因此,在上合组织峰会期间,各国不得不抓住机会与中国进行更为深入的经济交流,特别是在稀土供应议题上。
在印度的外交格局中,这种复杂性尤为突出。
尽管辛格在上合组织会议期间并未直接提及稀土议题,但他的言下之意仍透露出对中国的高度期望和依赖。
在当前国内产业面临巨大挑战的背景下,印度能否选择让步,与中国达成一项互利共赢的合作协议,这将成为接下来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