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巴基斯坦之前,印度高级官员直接前往中国,莫迪明白,此刻不是顾及颜面的时刻

 

时机与形势,此时莫迪不再保持高姿态,而是降低了要求,派遣两位重量级人物先行抵达中国,抢在巴基斯坦之前占得先机。这并非出于面子考虑,而是迫于现实所必须面对的。

图片[1]-赶在巴基斯坦之前,印度高级官员直接前往中国,莫迪明白,此刻不是顾及颜面的时刻-哈撒资源分享网

6月25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了上合组织国防部长会议,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出席了此次会议,这是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他首次访问中国。

6月23日,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先行抵达北京,并与中方高层进行了闭门会谈。

这一系列的行动背后隐藏着何种原因?为何印度如此迫切地寻求与中国接近?莫迪又担忧着什么?

要洞察这一局势的转折,需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国内的压力、美印之间的摩擦,以及印度军事工业的困境。

6月13日,中印两国均宣布正在加速恢复双方的直航航班。在冲突发生之前,中印之间每月至少有500个直航航班,连接了孟买、德里、成都、广州等超过十个城市。

图片[2]-赶在巴基斯坦之前,印度高级官员直接前往中国,莫迪明白,此刻不是顾及颜面的时刻-哈撒资源分享网

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爆发,两国间航空往来中断,导致两国政治关系迅速降温。如今,双方重启直航,表面上看似是交通和民生的改善,实则释放了外交层面的积极信号。

重启航班表明中印两国已达成默契,意识到持续对抗并非明智之举,转而寻求通过更实际的交流途径来推动双边关系的改善。对于印度而言,这更是一种务实的回归。航线中断不仅给外交人员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商业、教育和技术交流长期受阻。

印度的中产阶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重返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因此,“重启通航”的消息在印度国内被视为一项重大突破。

这种民间的回暖背后,反映了印度高层对当前局势的清晰认识。

图片[3]-赶在巴基斯坦之前,印度高级官员直接前往中国,莫迪明白,此刻不是顾及颜面的时刻-哈撒资源分享网

特朗普曾多次自我标榜为促成停火的关键人物,这一观点不仅在社交媒体上被其反复强调,甚至得到了巴基斯坦方面的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但莫迪在与特朗普的一次通话中公开驳斥了这一说法,明确指出印巴冲突的停火并非由美国促成,而是印巴军方自行协商的结果。

此言一出,无疑是对白宫“荣誉簿”的一次公开质疑。

印度在此时选择公开反对,并非偶然,而是莫迪在战略选择上的一次战略回撤。

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手中握有关税这一重要筹码。

特朗普曾多次公开批评印度的关税政策,他明确指出印度的关税水平过高,并威胁要对印度的某些产品实施对等关税。

图片[4]-赶在巴基斯坦之前,印度高级官员直接前往中国,莫迪明白,此刻不是顾及颜面的时刻-哈撒资源分享网

该表述揭示了美国在贸易谈判中采取的强硬立场。尽管印度被视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关键盟友,但在贸易问题上,美国并未表现出任何宽容。

因此,莫迪政府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逐渐意识到不能仅依赖美国作为其外交支持的唯一来源,而是需要采取更为实际的外交策略,为自己保留更多选择。

目前,莫迪政府正推动一项雄心勃勃的军事工业计划。5月27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批准了首个国产隐形战斗机项目框架,预计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首飞。

但制造隐形战斗机并非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要制造出先进的隐形战斗机,必须依赖高纯度稀土材料,这些材料被用于隐身涂层、航电系统和磁控雷达等关键技术领域。

然而,印度缺乏成熟的稀土产业链,全球超过70%的重稀土产量由中国掌握,且中国在稀土精炼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